咨询热线

0898-7099520

网站公告: CQ9电子-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KNOWLEDGE 技术知识

Phone 0898-7099520

从车市“黑马”到销量、口碑双遇挫CQ9深蓝汽车怎么了?

浏览次数:     时间:2024-06-02 12:47:08

  CQ9电子官方网站数据显示,今年4月,深蓝汽车销量为1.27万辆,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为5.28万辆。月均超1万辆的数字看上去还可以,但深蓝汽车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28万辆,目前仅完成了18.87%左右。

  两款车型在售,其中首款车型深蓝SL03曾创造上市第5个月单月交付即破万的神话,

  不光是销量增长碰壁,《车圈能见度》注意到,有关深蓝汽车的质量投诉也一直居高不下。

  全国汽车消费者投诉受理处置服务平台《车质网》显示,2023年,针对深蓝SL03的投诉量有532起,排在自主车系的第11位。

  与此同时,与“同门兄弟”阿维塔一样,深蓝汽车仍处于“赔钱赚吆喝”的阶段。

  根据长安汽车2023年年报,去年深蓝汽车营收为258.83亿元,净亏损为29.99亿元。由此看来,曾多次加入“降价大军”的深蓝汽车,进一步以价换量的空间已十分有限。

  按照官方回应的话说,深蓝汽车正处于战略投入期。只是在销量和口碑的双重考验下,深蓝汽车还需要多久才能带来利润?

  作为长安新能源持续向上的重中之重,深蓝品牌诞生于2022年4月,彼时长安汽车发布了最新企业发展战略,重点聚焦在新能源领域,对外正式发布数字纯电品牌“长安深蓝”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介绍,深蓝品牌是为Z世代的新能源用户而来,象征着探索、生命、科技、未来。

  那会其他自主品牌早已在亲民和高端新能源领域完成布局,就算是和同门的阿维塔相比CQ9,其也是足足晚到了三年多。市场普遍认为,长安深蓝要杀出重围,难度颇高。

  2022年7月25日,长安深蓝首款战略车型SL03正式上市,新车共推出纯电版、增程版、氢电版三种能源形式、4款配置版本的车型,官方指导价16.89万-69.99万元。上市当晚,33分钟订单量即突破1万辆。

  相当于长安深蓝SL03刚上市就火爆“出圈”,更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还只是开始。到了2022年12月,长安深蓝SL03的交付量直接秒杀当时的“蔚小理”,终端交付量达1.17万辆,环比增长42%,成为国内最快实现交付破万的新能源品牌。

  不仅如此,在乘联会发布的2022年12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上,长安深蓝SL03还没有一点点防备地冲上第九名的位置,此后2023年1月又升至第八名,可谓是“快准狠”。

  也因此,长安深蓝不仅获得了车市“黑马”之称CQ9,还在去年3月得到了更加聚焦发展的机会,正式更名为“深蓝汽车”,目标是未来十年,成为世界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。

  遗憾的是,高光来得快去得也快,这匹“黑马”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却渐渐慢下了速度。

  就在更名之后的两个月,也就是2023年5月,深蓝SL03的交付量已经从超万辆下滑至7021辆。

  2023年6月底,深蓝汽车第二款车型深蓝S7正式上市交付,新车是深蓝汽车的首款中型SUV车型,共推出5款不同配置,增程式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4.99万-16.99万元,纯电版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8.99万-20.29万元。

  本以为有两款车助阵,深蓝汽车的销量将再一次迎来爆发,并越发稳定。结果深蓝S7似乎走上了深蓝SL03的老路,交付第二个月便达成破万高度,后续却渐渐乏力。今年1-4月,两款车合计交付量分别为1.7万辆、9994辆、1.3万辆和1.27万辆。

  意味着现在深蓝汽车两款车合计销量,也就比2022年底深蓝SL03一款车的销量多一点。

  另据懂车帝数据,今年1月,深蓝S7销量尚有9109辆,4月只有5492辆,下滑明显。而深蓝SL03去年10-12月销量基本能保持在6000多辆,今年4月已经下滑至4524辆。

  首先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有关;其次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也让包括深蓝汽车在内的品牌乱了阵脚,不断陷入背刺“老车主”的舆论争议中;更重要的是,其品控问题亦愈发凸显。

  比如深蓝汽车就几度遭到车主们的集体投诉。先是2022年11月,全国综合性质检宣传网络媒体《中国质量新闻网》曾公开报道,

  多达40位深蓝SL03车主投诉称,购买的长安深蓝SL03车内摄像头等处存在电流噪音的现象,严重影响驾驶状态和情绪。

  根据当时报道,有车主表示,长时间处于电流噪音的情况下,会出现耳鸣的情况,十分刺激精神状态且心情比较烦躁。并且屡次到店维修后中控屏幕噪音仍无法消除,增程版车型同样无法避免。

  进入2023年,315前夕,长安深蓝SL03车主集体向长安汽车公开发出维权信,反映深蓝SL03涉嫌虚假宣传、故障频发、恶意降价等行为。

  从声明中可以看出,参与维权的车主们普遍认为,深蓝汽车面对车辆故障不予妥善解决,致使他们已对品牌及车型品控丧失信心。

  甚至这些车主质疑深蓝团队通过招募大量水军及合作公安公司,在各平台打压车主投稿行为,干扰车主对车辆问题的正常反馈,要求团队在主流媒体刊登正式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权益发布公告。

  到了去年11月左右,网络上出现了一封疑似深蓝老车主联名签署的《致深蓝汽车CEO邓承浩的一封信》。

  信中,深蓝老车主针对深蓝汽车发布深蓝S7i和深蓝SL03i两款智驾车型表达了不满。

  不满原因在于深蓝S7i和深蓝SL03i的发布让老车主们措手不及,他们中很多人购车才一两个月,甚至还有刚下订还没提车的,在新车型发布之前完全没有任何消息流出。

  此外,这些老车主还表示:“表面上同配置的智驾版比普通版贵1.5万元,但是智驾版送保险以及上牌费,算上权益,智驾版比普通版仅贵了1万元。”这让他们感觉到了“背刺”,希望能够得到原价置换智驾版的服务。

  车主们在购买某个品牌某款车型之初,肯定是抱着信任品牌的态度去的,在一次次的故障和“背刺”过后,信任度被消磨、口碑遭到重创,自然不利于品牌的长久发展。

  《车圈能见度》统计发现,在《车质网》平台,2023年,针对深蓝SL03的投诉量有532起,排在自主车系的第11位。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与宣传不符、车内异响、影音系统故障、座椅故障等。

  销量、口碑双下滑,恐怕会让深蓝汽车接下来的路走得没有那么顺利。今年,深蓝汽车的销量目标是28万辆,要想完成没那么容易。

  不仅仅是销量和口碑的问题,与很多新势力一样,深蓝汽车目前还没能摆脱亏损困境,需要长安汽车的持续“输血”。

  今年4月17日,长安汽车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。报告显示CQ9,2023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512.98亿元,同比增长24.7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.27亿元,同比增长45.25%。

  而这里面,深蓝汽车算是一大“亏损包袱”。2023年深蓝汽车营收258.83亿元,净亏损为29.99亿元,上年同期的净亏损是31.9亿元。

  对此,长安汽车方面的解释是,报告期内,深蓝汽车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,丰富深蓝品牌产品线,加大研发投入,导致亏损。但还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,深蓝汽车到底是哪方面导致亏损的?长安汽车方面并未直接回答,只表示,报告期内深蓝汽车处于战略投入期。

  其实对于一个成立刚两年的汽车品牌,我们要求其盈利有些过于“强人所难”了。

  比较让人担忧的是,一边是被价格战裹挟而不得不薄利多销,一边是降价促销也难以提高销量规模,这样的情况下,深蓝汽车何时才能实现盈利?

  就拿今年来说,2月13日,深蓝汽车宣布旗下的深蓝S7纯电动版售价下调1万元,经过此次降价之后,深蓝S7纯电动版新的指导价区间为16.99万-19.29万元。

  2月20日,深蓝汽车又宣布旗下SL03全新纯电版正式上市,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,售价区间为15.69万-17.39万元,相比原纯电版,新车起售价降幅达2.7万元。

  2月28日,深蓝汽车再次宣布推出SL03/S7荣耀版车型,限时现金优惠1万元。优惠后,深蓝SL03荣耀版起售价13.99万元,深蓝S7荣耀版起售价14.99万元。

  牺牲了利润,但最后从销量数据看,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。提振销量成了深蓝汽车的当务之急,但如果以价换量都难以奏效,只能寄希望于新车型的发布了。

  有消息称,深蓝汽车首款中大型SUV G318车型预计将于近期上市。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发文预热称,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,时代变了,燃油硬派的时代结束了,深蓝G318在空间利用率、座椅舒适性、底盘调校、隔音降噪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。

  不过,硬派越野车本身受众相对较小,能否为深蓝汽车贡献大规模的销量首先是个问题。其次在这一领域,深蓝汽车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众多,像是

  不可否认,背靠长安汽车和凭借优越的性价比,深蓝汽车有着不错的开局。但造车是一场“马拉松”,比的不光有爆发力,还有耐力,要跑到最后才算赢家。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  电话:0898-7099520  手机:13916753172
Copyright © 2012-2024 CQ9电子 版权所有    ICP备案编号:京ICP备16067926号-2